美术专业最好的综合性大学排名,美术类比较好的综合大学
不少考生和家长应该都清楚,九大美院和六大艺术院校是专业性非常强、艺术氛围浓厚的艺术院校,但是每年报考这些院校的都非常多,竞争也很激烈,且大多数都需要校考。那么,美术专业好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以下是在美术设计类领域中实力很强的7所设计名校,它们设计学科办学实力并不比美院差多少!且在全国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
01 中国地质大学
珠宝首饰设计名校。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52年创办,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
两个校区都设立珠宝学院、开设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武汉地大更早一些,北京地大略迟一点,但都是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最强的高校。首先是开设时间非常早,已有20余年;其次是与学校强大的宝石学科实力有密切关系。
一流专业:珠宝首饰设计。
02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是以设计学学科和包装专业特色为优势的教学中心、设计中心和研究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以包装命名的艺术设计学院。
包装设计专业于2017年获批国家特设专业,成为当年全国唯一一所招收包装设计专业的高校。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湖南工业大学的包装设计是该校的王牌,在这个领域就是权威!
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3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是十大时装设计名校之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始建于1984年,1985年成立服装学院。现有纺织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美术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一流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于1980年在国内率先创办“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996年开设室内设计专业,并列入美术类招生,2000年开设艺术设计等专业,现具有“设计学”、“艺术硕士”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家具与室内设计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最老牌的专业是环境设计,偏向于室内设计,也是该校设计学科的起源。产品设计设有两个培养方向,家具设计、陈设产品设计,是该校最具特色的美术专业,这也是农林类院校的优势所在。
一流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推荐专业:首选产品设计,其次环境设计。
05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重点大学。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推荐专业:动画第一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第四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06 天津科技大学
原名天津轻工业学院,源于1958年设立的河北轻工业学院,也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的本科院校之一。现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天津科技大学是国内早期建立产品设计专业的综合类高校之一,天津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于1999年,是国内较早设立该专业的综合高等院校之一。
推荐专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
07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工是非艺术名校和非重点大学当中,设计学科排名最靠前的院校之一。设计学科始于1980年代,艺术与设计学院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艺术设计学院之一,设计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19位。
广工现有工业设计与创意产品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绘画创作与理论、工业设计与创意产品二级学科硕士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017年新增)。
一流专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上面这7所大学虽然不是美院和艺术学院,但都是非常好的设计院校,如果你有幸考上这些学校,那未来就业或考研深造都将有比较好的前景。
广州美术学院是985还是211
广州美术学院是985还是211
广州美术学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广州美术学院(The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广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学校是“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美术)培训基地和广东省美术与设计教育培训中心。
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53年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创建于湖北武汉,时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省艺术专科学校等院校相关系科合并而成。1958年,学校南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学校在广州大学城建成新校区,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格局。
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工业设计、雕塑。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业设计。
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工业设计类专业协同育人平台。
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绘画、雕塑、美术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艺术。
“十一五”省级精品课程:水彩画、雕塑创作、创作(油画)、设计基础—创意表达、广告创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计技能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教育“设计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造型艺术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影像实验教学中心、雕塑实验教学中心、岭南中国画实验教学中心、油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央传媒大学是985还是211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是211但不是985。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介绍 高考招生网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信息传播领域行业特色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亚洲校园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9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96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71人,副高级职称616人,专任教师(含科研人员)1202人。学校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教授、专家和学者,110余人次入选国家和北京市各类重要人才项目,20余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人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校设立资深教授、白杨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聘请众多大师、名家和学者担任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提升。
专业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朝鲜语、印地语、马来语、乌尔都语、斯瓦希里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荷兰语、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广播电视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音乐学、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表演、翻译、软件工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与科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设计、新媒体艺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漫画、智能科学与技术、国际新闻与传播、网络空间安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艺术管理。
ZhaoSheng.net高考招生网提供最新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高考信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政策,高考分数线.高考录取人数,高考真题,高考作文,高校招生报名信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