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高考攻略» 浙江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2023清华强基计划浙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2023清华强基计划浙江招生简章

2024-07-14 00:52:09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招生简章、录取分数、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大学院校排名等教育信息.从统计到的来看数据,清北强基计划招生计划达 1000人, 远远高于其他高校。 其中,清华大学招生计划有 572个 ;北京大学招生计划有 428 个。自主选拔在线为大家汇总了山东、江苏、北京、广东、浙江、河北、河南、湖北、陕西、江西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招生简章、录取分数、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大学院校排名等教育信息.

从统计到的来看数据,清北强基计划招生计划达 1000人, 远远高于其他高校。 其中,清华大学招生计划有 572个 ;北京大学招生计划有 428 个。

自主选拔在线为大家汇总了山东、江苏、北京、广东、浙江、河北、河南、湖北、陕西、江西、辽宁、上海、天津、重庆、山西、内蒙古、西藏、新疆等近20省市的招生计划及入围分数线,希望对大家的择校报名有所帮助! 高考招生网

因强基计划招录人数并未做官方统一公布,本文数据仅为自主选拔在线通过多渠道统计到的部分数据。强基计划实施三年(2020年-2022年)共招生1.8万人次。且逐步稳定,招生计划人数更具有参考意义。

从近几年数据可以看出,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偏爱考试大省与强省,如浙江、江苏、北京和河南等;这其中也包含湖南、湖北等竞赛强省,录取人数均在300以上。

2022年各高校强基共面向山东省招生384人,其中山东大学招生计划最多,为46人;其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招生30人、29人;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山东省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增加2所,招生计划共增加32个,这对于目标强基的山东考生是一个利好消息,建议符合条件的考生抓住机会,积极尝试报考。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2023招生人数

2023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1900人左右。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侍笑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举戚成绩由高到低顺序老答含录取。

培养模式:

根据相关文件指示,对于强基计划招收的考生,各高校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同时也应该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这一点对本科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2023浙江各市清北人数排名是怎样的?

2023浙江各市清北人数排名 清华和北大在浙江共录取高三毕业生383人,相较于2021年录取人数有增加不少。

镇海中学基本上每年都是清北录取最多的学校,三年共计199名毕业考生进入清北。其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的实力也非常强劲,特别是学军中学2023年更是以56名学生考入清北的优异成绩,登顶浙江省清北录取人数排行榜第二名。再结合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杭州市名校的清北录取情况还是非常理想的,尽管录取人数最多的镇海地处宁波,但是不得不承认两座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似乎还是有一点点的差距,但是我们也相信正是这样良性的竞争氛围,才能使得我们的高中教育越来越出色。

清北的招生政策及录取结果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多元招生的政策支持,清北在浙江的招生人数也是逐年走高,已达到370余人的规模。当前进入清北的另外三种主流招生方式:1. 高考统招:70余人,约占20%。按省确定招生计划,规模相对固定,拼裸分,依据高考志愿录取。2. 强基计划:约200人,约占50%。依据高考成绩入围或竞赛银牌破格入围,参加校测后,按照综合成绩分省份分学科从高到低录取。竞赛生在强基计划的校测环节占明显优势。3. 竞赛保送:人数不定,超10%。五项学科竞赛的国家集训队员即可获得清北保送资格。

ZhaoSheng.net高考招生网提供最新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高考信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政策,高考分数线.高考录取人数,高考真题,高考作文,高校招生报名信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