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201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招生简章、录取分数、报名考试、志愿填报等教育信息。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7届高考即将来临,备考语文的考生需要多做模拟考试试卷巩固知识。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祛寒(qū) 晃眼(huǎng) 电饭煲(bāo) 如鲠在喉(gěng)
B、面糊(hù) 腈纶(qíng) 擂战鼓(léi) 休戚相关(qī)
C、肉脯(fǔ ) 猥亵(wěi ) 拗不过(niù) 抛头露面(lòu)
D、弓弦(xián) 挫折(cuò ) 潜意识(qiǎn) 稂莠不齐(láng)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撤销 焕散 前倨后恭 开源节流
B、诡秘 厮杀 毋庸置疑 变本加利
C、蝉联 渲泄 节外生枝 趑趄不前
D、蕴藉 湮没 不落言筌 额手称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市政府在宣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后,购买汽车的天津市民就像买稀罕水果一样排起了长龙。
B、“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题:如何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否改善“ 蚁族”“蜗居”乃至“井居”人群的基本生活。
C、“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劳动力资源,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D、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B.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王蒙、贾平凹等知名作家忝列其间。
C.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投资问题。我们将不吝赐教,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务。
D.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
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
曾国藩
吾湘乡,当乾隆时,人才殷盛。邓笔山为云南布政使,罗九峰为礼部侍郎,而谢芗泉先生为御史。三人者皆起家翰林,而御史君名震天下。是时和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御史君巡城遇焉,捽之出而鞭之,火其车于衢。世所称“烧车御史”者也。
其后二十年,御史君之子果堂,以河南县令卓荐,召见。上从容问曰:“汝即‘烧车御史’之子乎?”不数月,迁四川知府。又十余年,而谢吉人邦鉴复以进士出为江南县令。吉人,御史君之孙,而知府君之弟之子也。将之官,其常所酬酢者,或为诗送之。吉人乃索予为序,而乞言以纠其不逮。于是拜手告曰:
“子今长人矣!四封之内,尊无与二。堂上颐指,堂下趋者百人。所识穷乏仰而待命,设馆以延宾友,貌敬而情离。即有不善,彼所谓趋者,待命者,貌敬者,或知之而不谏,或谏焉而不力。吾以其身巍然处于众人之上,而聪明识量,又诚越而倍之。前有唯后有诺,于是予圣自雄之习,嚣然起矣!而左右之人,又多其术以餂①我。内之傲者日胜,外之欺者日众,兹其所以舛也。’东汉庞参为汉阳太守,先候隐居任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抱儿孙伏户下。参会其意,曰:‘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故古人之学,莫大乎求贤以自辅。小智之夫,矜己而贬物,以为众人卑卑,无足益我。夫不反求诸己,而一切掩他人之长而蔑视之,何其易与?今震泽宰左君青峙,吾湘乡之贤者也。任侠而不矜,谙事而不计利害。子往试求之,必有所以益于者。友仁以砺德,利器以善事。既以上绳祖武,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无弃尔辅,员于尔福。’青峙,子之辅也。抑吾闻江南为仕宦鳞萃之邦,或因青峙而得尽交其贤士大夫,是尤余所望也。”
(选自《曾国藩文集》,有删改)
注释:? 餂:诱惑,讨好。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和珅柄国 柄:执掌
B.何其易与 易:轻率
C.今震泽宰左君青峙 宰:县令
D.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 绍:介绍
6.下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⑴而谢吉人邦鉴复以进士出为江南县令 ⑵挟飞仙以遨游
B.⑴其常所酬酢者 ⑵其孰能讥之乎
C.⑴棠不与言 ⑵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D.⑴莫大乎求贤以自辅 ⑵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讲叙“烧车御史”谢芗泉先生的故事,有赞扬谢吉人是名门之后,期望他继承祖父德行的意图。
B.作者以长者的身份,告诫谢吉人不要因为做了官就颐指气使,应注意“巍然处于众人之上”带来的危险。
C.作者讲述庞参做汉阳太守时拜访任棠的故事,是期望谢吉人能像庞参那样,寻求贤能之士来辅助自己。
D.作者向谢吉人推荐左青峙,是因为左青峙明白事理却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仁者交朋友,以此来磨砺德行。
8.把文段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御史君巡城遇焉,捽之出而鞭之,火其车于衢(4分)
⑵吉人乃索予为序,而乞言以纠其不逮(3分)
⑶小智之夫,矜己而贬物,以为众人卑卑,无足益我。(3分)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文言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C.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D. 归先生居项脊轩/辄扃其户/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李子先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①。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②。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①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②九方皋:伯乐,以善相马名于天下。
⑴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意境?(4分)
⑵结合全诗,探究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意蕴。(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⑴ ,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⑵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⑶_________________ 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⑷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选择题6分,简答题4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酒文化好像被认为是中国的古韵之一。但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清朝时的传教士就发现:中国人有酒士但无酒鬼;餐酒传统不显著,但酒桌文化很醒目。大家会凑热闹,一起故意将人灌醉,但自己没事吃饭不会抿个小酒。即使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酒精消费依然不是“强国”,主要原因还是餐酒传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年人均消费酒精大约4.21升,美国酒精消费是8.44升——这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很一般的水平,但足足比中国高了一倍。
全世界酒精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都有着餐酒文化传统,比如俄罗斯是11.03升,捷克高达14.97升,法国德国奥地利和白俄罗斯是一个层级,大约都在11升左右,连亚洲的韩国都有11.8升。很显然,韩国人的餐酒文化传统比中国要浓,当然有人说,因为韩国人冬天冷的时间长,需要没事来点小酒御寒。但是暖和的泰国有6.37,非洲的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都有9.78和10.93。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人其实是不好酒的。
中国人不好酒的另外一个证据是女人的酗酒率,这个数据基本可以证明国民是否真的爱喝酒。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女人酗酒率都比中国高。女人的体内水分比男人少,在饮用同量的酒精后,女人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会比男人高,所以女人如果真的爱喝,她们有着比男人更高的酒精依赖。女酒鬼出产比较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餐酒文化非常盛行的国家。
另外一个试验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所做的调查,他们统计华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后的酒精消费,发现跟在中国时相比,这些人的酒精消费大减,降低幅度甚至高达70%。原因很简单,这些中国人在国内都是有身份的人,应酬很多,但搬到加拿大之后,没有多少熟人,适应了国外那种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酒局大大缩减,而在加拿大的韩国人,酒精消费量依然如故。
虽然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盛产大量酒鬼,但盛产大量居心叵测的劝酒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跟俄罗斯人相比,大部分中国人认为酒不是好东西,不需要抢着喝。那么为什么爱劝酒呢?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投名状文化”:你必须通过某种伤残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诚意,如果双方都显示诚意,那么就一起醉吧!如果不能喝酒的人愿意冒着头疼脑裂风险醉酒一场,那么他是值得信任的,或者进入了诚意的门槛。
中国社会长期是层级社会,是没有个人主义传统的,个人必须社区化或者官僚科层化生存。对于底层人来说,他们需要某种身体上的受损付出以获得信任,对于高层来说,他们顾忌的是面子,但也愿意用自己的“出丑”来获得信任。而酒桌的酒精文化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而在酒桌文化之后,中国人是厌恶喝酒的,他们大部分不愿意将酒精延续到家庭餐桌。
几乎所有的餐酒文化传统,都有限制酒精的各种文化或者势力,比如宗教。正儿八经的宗教基本上都是禁酒的,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虽然____有圣餐酒,但那是一种缀饮,将酒看做是耶稣的血。伊斯兰对酒的禁止更是严酷,甚至严厉过猪肉的不洁。印度教也是讨厌酒的;就连鼓励多妻制,有点淫荡色彩的摩门教,也是限制酒精消费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对酒精限制的文化,本土的儒家、道家没有,连中国改良的佛教,在唐朝鼎盛时期,都没有向全社会推广禁酒的立场。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本质上不好酒,酗酒不是个大问题,也没必要禁酒。可以说,中国的酒传统只是一种有点变态的“社交江湖机心术”。
(摘自《时代金融》2013年第2期 作者唐学鹏)
1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酒士与酒鬼 B、中国人并不好酒
C、餐酒文化的影响 D、宗教与酒
13、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酒桌文化很引人注目,但中国人历来没有餐酒传统,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
B、宗教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即使是改良的宗教,也是限制喝酒反对喝酒的。
C、餐酒文化是一种社交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人种差异等没有必然 联系。
D、女人体内水分比男人少,所以女人如果爱喝酒,就更容易产生酒精依赖,成为酒鬼。
14、纵观全文,如何理解“中国的酒传统是一种有点变态的‘社交江湖机心术’”?(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前方(曹文轩)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和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影。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15、根据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16、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⑵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17、“一辆破旧的汽车”在文章多次出现,在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
18、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又有着无尽的归乡情结,如何理解这种困惑?(7分)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2分)
材料一: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尚书•舜典》)
材料二: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三: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世说新语•容止》)
材料四: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注:长才:指才学优异的人。大才:指才学广博的人。清才:指才学精深的人。
⑴从先秦到魏晋时期,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有何变化?请具体说明。(4分)
⑵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喜欢怎样的人物评判标准。(8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材料一 八年过去了......
沉重的铁门“当啷”一声打开了。几个穿黑衣服的人走了进来,一言不发地把布鲁诺架起来就走。
即使在法庭上,布鲁诺的神色仍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在法庭上,坐着以残酷闻名的宗教裁判所最高审判员,还有红衣主教、主教和神学家们。
宣判开始了,宣判书说,宗教裁判所的“温和的劝戒”对“异端”不发生任何作用,他“不诚实”而且“顽固”得像魔鬼一样。现在只有把他交给世俗的政权。最后,宣判书向世俗的政权建议:“对异端尽可能惩戒得温和一些,切勿流血。”
布鲁诺的心像给一阵寒风吹过似的,抖了一下。......然而他仍然是平静的,从那破裂的嘴唇里,轻轻地,然而清晰地吐出这样几个字:“我想,你们宣判时怀着恐惧,比我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更大吧。”
审判员和主教面面相觑。到这时候,“异端”还没有屈服!
(郑文光《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节选)
材料二:忠诚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科学研究的关键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承诺。不同于那些伪学术、假科学,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仍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能像布鲁诺那样恪守自己的誓言,面对质疑不公甚至打击都坚定不移,这样就能让科技之花开得更加绚烂美丽,也让自己的人生之树愈加傲然挺立。这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
(选自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
⑴两段材料从表达上看,区别在哪里?将素材转化为议论文论据有什么基本要求?(6分)
⑵将第一则材料转为用第一人称叙述。(6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
你对以上文字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下一页查看>>>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答案附解析
高考招生网Www.ZhaoSheng.net提供最新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高考信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政策,高考分数线,高考录取人数,高考真题,高考作文,高校招生报名信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