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大学排名»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就业前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就业前景

2024-07-11 17:33:05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时间、高考查分、一分一段、高考分数线、高考志愿填报、大学院校排名等教育信息.学生培养质量较高,考研率平均为50%,初次就业率平均在86%左右。毕业去向主要为升学或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就业,就业的主要单位为医疗卫生单位和国有等企业,毕业后学生主要前往东北地区、渤海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攻读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时间、高考查分、一分一段、高考分数线、高考志愿填报、大学院校排名等教育信息.学生培养质量较高,考研率平均为50%,初次就业率平均在86%左右。 毕业去向主要为升学或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就业,就业的主要单位为医疗卫生单位和国有等企业,毕业后学生主要前往东北地区、渤海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攻读学位和就业。 考研率较高的专业有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等,一次性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有:临床医学(长学制)、基础医学(5+2)、护理学、生物信息学等。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有什么区别

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没有区别。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现名,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1959年-2006年间的名称。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一体的管理体制,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要由教育部管辖,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签署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协议。

扩展资料: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自行审核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委托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于2006年9月起开展合作办学,可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并依托清华大学,部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 高考招生网

据2019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5个分所)、7所临床医院、6所学院、1个研究生院;在岗博士生导师654人,硕士生导师845人;有各类在校生4726人,其中研究生3862人占82%,普通本科生与成人本科生628人占13%,普通专科生236人占5%。

参考资料来源: 百科-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985吗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不是985

拓展知识: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会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9年,改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1951年1月,学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且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9个学院、106个院外研发机构;有两院院士26人、国家杰青4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博士生导师1032名、硕士生导师1231名。

学科建设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专业点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三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科研成果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院科学院)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8项。

ZhaoSheng.net高考招生网提供最新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高考信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政策,高考分数线.高考录取人数,高考真题,高考作文,高校招生报名信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35-246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