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就业前景,安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时间、高考查分、一分一段、高考分数线、高考志愿填报、大学院校排名等教育信息.安全学科是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在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安全工程专业与环境工程专业同属环境与安全类一级学科。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时间、高考查分、一分一段、高考分数线、高考志愿填报、大学院校排名等教育信息.安全学科是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在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安全工程专业与环境工程专业同属环境与安全类一级学科。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据目前情况看,安全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不佳。毕业生可在大型施工企业、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安全评价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教育、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安全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大型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教育、工伤事故处理、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施工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管理及现场安全档案管理等工作;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从事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评价、工伤事故处理及职业病防治等工作;安全评价机构从事专业安全评价、风险评估等工作;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政府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大中专院校安全工程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工作。
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是许多高校试办安全工程专业的原动力。最近几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的严峻情势和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增进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壮大。虽然我国安全生产情势整体稳定,但事故伤亡总量仍居高不下,特别是大量非公有制小企业,范围小,生产方式落后,不具有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加上1些业主要钱不要命,成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2002年,非公有制企业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占到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非公有制小企业已被列入2003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有关部门除依法强迫推行工伤社会保险、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外,1个重要的做法就是,在这些企业中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而要全面实行这项制度,亟须大量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
目前,国家局直接收理的知识份子有319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905人,享受政府特殊补助的有118人。多年来,这些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调研论证,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制定,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行,认真展开事故调查、隐患评估、安全检查等,为全国安全生产情势整体稳定且趋向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环境与安全类,其中环境与安全类共7个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在环境与安全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33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9452位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849元,0-2年工资4922元,3-5年工资5357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8-10年工资8539元,6-7年工资10999元。
据统计,1、临沂、2、保定、3、承德、4、绍兴、5、唐山、6、邢台、7、厦门、8、宁德、9、赤峰、10、乌鲁木齐,平均薪酬在5517元。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16个学科类,共有31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9.94%,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0.1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0.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952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46%,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2004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499所。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书将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统计到教育学排名中。 理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学是中国科学的生命。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浙江大学 6 A+ 复旦大学 7 A+ 中山大学 8 A+ 吉林大学 9 A 南开大学 10 A 山东大学 11 A 武汉大学 12 A 北京师范大学 13 A 厦门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兰州大学 16 A 上海交通大学 17 A 华东师范大学 18 A 西北大学 19 B+ 中国地质大学 20 B+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中国海洋大学 22 B+ 东北师范大学 23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 B+ 大连理工大学 25 B+ 西安交通大学 26 B+ 中国农业大学 27 B+ 云南大学 28 B+ 南京师范大学 29 B+ 同济大学 30 B+ 中南大学 31 B+ 湖南师范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山西大学 34 B+ 华中师范大学 35 B+ 西南师范大学 36 B+ 苏州大学 37 B+ 陕西师范大学 38 B+ 湖南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华东理工大学 41 B 郑州大学 42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3 B 西北师范大学 44 B 东南大学 45 B 河南师范大学 46 B 内蒙古大学 47 B 河北师范大学 48 B 山东师范大学 49 B 福州大学 50 B 河北大学 51 B 电子科技大学 52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3 B 福建师范大学 54 B 南京农业大学 55 B 首都师范大学 56 B 成都理工大学 57 B 华南农业大学 58 B 石油大学 59 B 北京理工大学 60 B 曲阜师范大学 61 B 湘潭大学 62 B 华中农业大学 6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工业大学 65 B 天津大学 66 B 东北大学 67 C+ 北京工业大学 68 C+ 湖北大学 69 C+ 上海师范大学 70 C+ 暨南大学 71 C+ 新疆大学 72 C+ 北京林业大学 73 C+ 聊城大学 74 C+ 北京化工大学 75 C+ 宁波大学 76 C+ 辽宁师范大学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安徽师范大学 79 C+ 北京科技大学 80 C+ 河南大学 81 C+ 福建农林大学 82 C+ 山东农业大学 83 C+ 扬州大学 84 C+ 浙江师范大学 85 C+ 重庆大学 86 C+ 南京理工大学 87 C+ 汕头大学 88 C+ 山西师范大学 89 C+ 东北林业大学 90 C+ 广西师范大学 91 C+ 安徽大学 92 C+ 广州大学 93 C+ 天津师范大学 94 C+ 中国矿业大学 95 C+ 青岛大学 96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7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8 C 南京林业大学 99 C 江西师范大学 100 C 四川师范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武汉大学哪些理科专业好啊
高考招生网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武汉大学哪些理科专业好啊的相关内容。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讯 由《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2004中国大学评价》已于今年元月份向社会公开。日前,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编,是国内唯一的以大学排名和本科专业排名为主线条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书中将我国583所普通本科大学2004年的综合实力排名,以及这些学校11个学科门、71个学科类、264个本科专业的名次清晰地展现在考生面前。 学校类型:综合参考类型:综合类、研究型 本科学科范围:工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 一、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 2004年,武汉大学以107.71分在全国583所本科大学中位居7名;其中人才培养总分第5名;科学研究总分第7名。 二、武汉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 (一)自然科学 武汉大学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1名,A+/538。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10名,A/445;工学第13名,A/469;医学第15名,B+/162。武汉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A第10名/445。10个学科类17个本科专业。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A第11名/249;信息与计算科学:A+第8名/249。物理学类:物理学:B+第13名/176;应用物理学:B+第15名/93。化学类:化学:A第9名/170;应用化学:B+第33名/188。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A第8名/143;生物技术:A+第7名/151。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D/8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A++第3名/82;地理信息系统:A++第2名/70。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B+第3名/10。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A第8名/127。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A第8名/44。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A第6名/112;生态学:C+第14名/30。统计学类:统计学:A第7名/106。 2、工学:A第13名/469。11个学科类20个本科专业。 材料类:金属材料工程:C+第28名/62。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第31名/21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B第27名/90。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B第27名/126。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B第18名/102。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A第5名/166;自动化:A第15名/206;电子信息工程:B+第15名/256;通信工程:A第13名/17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第7名/415;电子科学与技术:C+第21名/83。土建类:建筑学:B+第15名/96;城市规划:A第13名/77;土木工程:A第9名/184。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A++第1名/39;水文与水资源工程:A+第2名/25。测绘类:测绘工程:A++第1名/39。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B第39名/187。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C/51。农业工程类:农业水利工程:A++第1名/27。 3、医学:B+第15名/162。4个学科类6个本科专业。 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C+第23名/49。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B第16名/101;医学影像学:B+第16名/52;医学检验:A第11名/53。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A第4名/47。药学类:药学:B第20名/79。 (二)社会科学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5名,A++/557。在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哲学第4名,A+/43;经济学第11名,A/380;法学第3名,A++/361;文学第7名,A+/487;历史学第9名,A/146;管理学第5名,A++/491。武汉大学没有教育学本科专业。 1、哲学:A+第4名/43。1个学科类2个本科专业。 哲学类:哲学:A+第4名/43;宗教学:A+第2名/9。 2、经济学:A第11名/380。1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经济学类:经济学:A第9名/214;国际经济与贸易:A+第7名/314;财政学:B+第18名/68;金融学:A第10名/181;保险W:B+第6名/21。 3、法学:A++第3名/361。3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法学类:法学:A+第4名/277。社会学类:社会学:B第14名/49;社会工作:A第9名/88。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A+第3名/51;思想政治教育:A++第1名/171。 4、文学:A+第7名/487。4个学科类12个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A+第9名/233;汉语言:B+第7名/37。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B+第38名/412;俄语:A第15名/71;德语:A第8名/37;法语:A+第3名/39;日语:A+第15名/159。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A++第1名/89;广播电视新闻学:A++第2名/66;广告学:A+第4名/106;编辑出版学:A++第1名/29。艺术类:戏剧影视文学:A第6名/22。 5、历史学:A第9名/146。1个学科类4个本科专业。 历史学类:历史学:A第13名/144;世界历史:B+第3名/8;考古学:C/12;博物馆学:B第8名/13。 6、管理学:A++第5名/491。4个学科类14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A第18名/251;工程管理:B+第17名/121。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A第14名/297;市场营销:A第11名/229;会计学:A第14名/264;财务管理:A第11名/129;人力资源管理:A第8名/120;物流管理W:A第3名/30。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A第8名/119;公共事业管理:A+第5名/170;劳动与社会保障:A++第1名/56;土地资源管理:A第4名/49。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A++第1名/21;档案学:A第4名/26。三、武汉大学概况 武汉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占地面积3.2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5.1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82.40万册。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0个。在9个学科门的36个一级学科、134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0个学科门的47个一级学科、187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共4400人,其中2002年至2004年招生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共639人。在校研究生8964人,普通本科生32207人。(摘自《挑大学选专业-200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第五章 高考招生网ZhaoSheng.net高考招生网提供最新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高考信息,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政策,高考分数线.高考录取人数,高考真题,高考作文,高校招生报名信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35-2467-2021